我把峰放进零下18度的冰箱,结果它...

从2017年5月开始骑车,笔者一直是行者app的忠实用户,我用过很多对于骑行记录app,都没有行者app这么专业,易用,方便,可以说我也是因为行者app带入这骑行的,所以我的骑行所用的心率带,鰭等都是行者出品!


自从8月17日行者“峰”,它的首款GPS码表的发布,我就关注上了,那个时候正想入手码表,当时也看过iGS和佳明的这些,始终没有看的上的,所以峰一发布,我就关注上了,我也不是盲目的喜欢,在看完它的发布会直播后,我就第一时间淘宝预定了“峰”,就等着行者发货,一直等到10月2日,第一批预定的发货,我如愿在那天收到“峰”。




在gps码表市场中,“峰”属于异军突起新秀,从它的外观来看,就非常符合我的审美观,尖峰状的机头,像破风骑手在前破风前行,圆润的下巴中规中矩,磨砂表面的外壳让整个峰看上去高档不失专业,相比iGS和佳明的圆正,峰算是惊艳当场!


机身的右侧有mircoUSB接口和上下键,再加上屏幕下方“行”字的HOME键,整机就3个按键,既简单又干净!屏幕为2.7寸的memory LCD屏,和kindle的电子墨水屏是一样的,在外界强光下也不怕看不清屏幕显示。


外观看起来如此美好,让我们来看看在深入体验3个月后,行者“峰”能否做到表里如一。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峰”采用GPS+GLONASS的双星定位,这样可见卫星数增加一倍;实测在城市的高楼边定位时间较长,基本在37秒以上(首次定位),但行者工程师通过不断的固件更新,已经在定位这块数据的处理上改进了很多,笔者一直在做峰的测试固件的内测,对每次更新中定位这块的成绩是肯定的,希望在后来的固件中能够得到更好的优化。



此图在高楼边上,且下雨后,3秒内定位成功


“峰”的星历推算也加快了定位速度,这个功能对于城市和郊区的骑友可能影响并不大,但对于山区的骑友那是相当节省时间,不用长时间等待定位或骑行许久才定位成功而缺少较多的骑行数据记录。


在任何情况下显示设备,笔者都是喜欢越大越好的,“峰”以2.7寸屏幕和kindle一样的电子墨水屏征服了我;在外界强光下“峰”也不怕看不清屏幕显示,笔者表示"更大的屏幕、更多的数据显示能有效帮助提升骑行表现"。240*400dpi的高分辨率与高对比,在强光环境下的显示非常优异,可清晰的展现离线地图的多个细节,解决了室外不同光线环境下的显示问题,很实用。







强光下表现十分清晰


“峰”显示项目、前后顺序必须连接APP,在APP上选择更改;有一项是固定不变的,就是码表的最基本的作用“速度”,这项数据在最显著的位置。这个数据显示的需求,一般都在于比较专业的骑手,这样对科学的训练有很大的帮助,行者这方面对数据项做的有点前瞻性,没有草率对付数据项的数量,官方也承诺了后续的固件更新中会不断的加入其他数据项,非常良心之举。






目前官方还只支持大概5-6个国家的离线地图支持,国内包括港澳台地图的离线地图全可下载。




不得不说的一个问题,因为“峰”蓝牙标准是BLE4.0,这个标准的好处是功耗低,但传输速率就相当低,我做过一个测试,澳门地图300K,与手机同步上传时间花了5分10秒,这时间就太长了,初始版本还不能USB上传,上传离线地图就是众多用户最大的诟病的地方,太离谱了,太离谱了,太离谱了!




现在1488的正式版固件已经支持USB地图上传,浙江省地图3.88M上传用时3分17秒,相对于慢的离谱的蓝牙同步,简直是神速啊!


得益于行者APP几年下来的巨大容量路书库的积累,共有130万+的路书文件可供使用,而且APP内自制路书功能的提供,并且支持GOOGLE EARTH路书的导入,对于专业设计骑行路线的PRO们来说,提供了极大的支持,让骑行导航路线更清晰明了。


此外,官方以后还会在新版固件中会支持路书打卡点等信息在“峰”上的体现,这极大方便了骑游活动导航及时间上的节省。去年12月31日的环杭65公里市区骑游活动,笔者就是按主办方在行者的路书一路导航并在3小时内完成这次活动,真的很赞!




对于小长途不识路,提前规划,不用在骑行途中反复使用手机导航以及安全性上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路书导航,这块要重点说了,这个功能很厉害了,相对于同价位的GPS码表,这个功能实用性价极了。




官方在发布会及商城的产品详情页里都重点说到了“全球地图导航”,其实重点还在于“导航”两字上,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码表不能放手机卡(要不然就成手机了),所以没办法实时导航,但可以规划导航啊,这就是“峰”的重磅功能--“路书导航”。




2017年12月20日官方上线地图导航功能,从近1个月的版本测试,在各个路口左右转的情况下,屏显提示“XXX M 左转”或“XXX M右转”,会提前100M喇叭蜂鸣“嘀-嘀”提示,“行”键跳“蓝色”信号灯提示,最终这些笔者觉得显示及路测接近完美。




看到“完成骑行”是不是很激动,终于到家了!


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实现上图中路口方向路径显示及海拔数据显示,但还是那句话,工程师已经预留了下面海拔的位置,同样在后续的固件版本更新中会加入这个功能。我们期待吧!





“峰”作为一款智能码表,难能可贵的是它支持ANT+与蓝牙BLE4.0双协议同连,让码表的使用场景更为丰富,即蓝牙与ANT+设备同时链接,同时使用,官方称为“Fusion双模混联”。混连模式很不错,终于可以不再纠结外设的传输模式了。



“峰” Fusion双模混联模式


比如:我有行者“心率带PRO”和行者“鳍PRO”,这两个都支持蓝牙和ANT+,所以“峰”连接两个设备的ANT+,然后两个设备的蓝牙连接了手机,和行者APP相连,可以做到同一设备,蓝牙和ANT+同时记录,且数据相同,这也方便行者APP数据和“峰”数据对比分析。我们来看一张图数据的对比:




从数据本身来看,APP记录和“峰”记录的数据有些许差异,但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毕竟两者用了不同的GPS信号,并且对来自同一设备的数据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


对于电池的续航,官方介绍可连续使用37+小时,待机30天以上,并支持在骑行记录时进行充电。笔者做过一个小实验,这个实验估计是所有“峰”用户的唯一的实验。请看下图:




在测试版固件测试的当时,由于自己的一个小失误,造成“峰”死机,并且不能重启,联系工程师后,突发奇想,放冰箱让他低温快速耗电,当时是满电状态,放入冰箱储藏箱后,大概5个半小时后,实在是等不住,把“峰”后面的螺丝下了,直接拔了电源线,破了“峰”的处,再次插上电源线开机后,“峰”居然还有一半以上的电。


所以经过这个小实验,我很有经验的告诉大家,零下18度冰藏箱拷机,“峰”能够坚持至少10小时以上。虽然我没有完整的经过37个小时连续使用,但从上可以大概知道37小时使用时间,肯定是毫无问题的,当然横比同价位的GPS码表,应该不会有这么出色的续航表现的码表了,“峰”是唯一一个。




写在最后


集合了行者的软硬件、大数据和云服务技术,可以为专业骑行爱好者提供包括记录数据、离线地图、路线导航、数据分析在内的多项功能的“峰”,将GPS码表平民化,行者踏出了重要的一步。“峰”的功能足以秒杀市场上主流的无线码表,它不需要速度感应器,只需要把它按在车头就可以使用,通过GPS就能获得在骑行过程中的详细数据,从几大重要数据(定位、高度、坡度、续航、数据分析)无不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去优化,“峰”完全向高端的GPS码表上靠拢,但毕竟是首款,有优点有不足,但对于它的997元的价位,性价比十分有诚意,适合高中低各段的车手,良心之作。


优点:

1、2.7寸 Memory LCD 屏界面简洁,操作简单,可以通过固件更新来不断提升使用体验。

2、离线路书导航,最强大的功能。

3、FUSION双模混连支持,丰富外设,扩大了码表的外延,终于可以不再纠结外设的传输模式。

4、"峰"的功耗极低,这个功耗表现非常惊人,37+H续航不用考虑长途骑行无电记录的尴尬。


不足:

1、没有室内训练模式,除了骑行模式,其他模式还没开启,目前还无计圈功能。

2、不能像APP那样,实现“继续运动”功能,但APP承诺有轨迹合并,什么时候才能上线?!